网络借贷乱象何时休警方破获一起新型电信诈骗案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各种线上借贷平台和APP给大家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各种金融消费乱象。
9月10日,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何晓军带队上线广东“民声热线”,就节目反映的网络借贷平台出现的砍头息、套路贷及违规催收问题进行回应。
何晓军表示,接下来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将请金融科技公司对现金贷APP进行扫描和预装,若发现现金贷平台收取高额利息将出手整治。
遭遇套路贷怎么办?
超过36%的贷款利息不受法律保护
随着各类线上借贷的发展,借款变成一件触手可及的事情,往往凭借一张身份证就可以借款。但与此同时,线上的现金贷平台,也有不少陷阱。广州的叶先生就遭遇了“套路贷”。
叶先生在一个名为“邻家小钱”的APP上借钱,借了1600元,但到卡里的只有1150元,且逾期两个月左右,本息要还3200多元。记者调查发现,砍头息、高利率成为不少现金贷平台的牟利秘诀。以一款名为“钱站”的平台为例,综合年利率高达315%。
对于此类现金贷平台的乱象,何晓军表示,当前一些老百姓的“小、散、急”的贷款需求正在被一些不正规的机构所侵蚀。他提醒,法律只保护36%以下的贷款的利息,超过36%部分不予法律保护。
若遇到类似情况,市民可以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高于规定的部分不予承担。
何晓军表示,接下来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将请金融科技公司对现金贷APP进行扫描和预装,若发现现金贷平台收取高额利息将出手整治。
被平安普惠收取高额服务
回应:将约谈平安普惠
事实上,除了知名度不高的现金贷APP,一些金融机构旗下的借贷平台,也存在乱象。根据节目中的案例调查,2017年6月27日,广州劳先生通过平安普惠App以自己房产为抵押,分36期贷了421000元。
当时给他办理贷款的业务员告诉他,年利率在8.4%左右,同时劳先生还要支付3%的服务费,一次性扣款12630元。“我认为能负担得起,就签约了。”劳先生没想到的是,还款一年后,劳先生发现除了还利息外,他每个月需要还1263元的服务费和421块的保险费,36期共60624元。
对此,平安普惠的工作人员解释,服务费提供的是每月提醒还款等费用。对于这样的解释,劳先生无法理解,高达4万多的服务费就仅仅提供提醒还款服务?当初一次性收取的1万多元服务费又算什么?
针对暗访中反映的问题,何晓军表示,一周内将对平安普惠进行跟踪监督,如果存在这样的情况一定要整改,同时通过广东互联网金融协会,对外发布信息提示,要求所有从事普惠金融服务的机构,在贷款的手续费、服务费方面必须明示,不允许出现高息情况。
对于地方类金融及互联网金融发展给监管挑战,何晓军表示,根据中央部署,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监管范围是“7+4”。
具体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以及投资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众筹机构、地方各类交易所等。
以广东为例,前面7类机构的数量5~6家,这给地方金融监管带来了人力资源上的挑战,为此,广东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积极运用金融科技手段进行监管。
未来,还将启用人工智能方式处理市民遇到的各类金融消费安全问题。他同时建议,市民应该注意对非法放贷平台进行甄别,比如对路边贴小广告的非法放贷平台,要有警惕性,同时可向有关部门举报。
河南平顶山警方破获一起新型电信诈骗案
“您好!我是某证券公司工作人员,我建议您加入我们的微信群,分享炒股经验,赚钱的几率要大很多……”今年4月初,接到这个电话后,梦想通过炒股致富的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男子唐某动了心。他在“客服”的引导下,加其为微信好友,随后被拉入一个微信群,发现里面的一个炒股“高手”语言极准。可当唐某向某账号转入了7万元后,不到一个星期就赔光了。
唐某仅是众多受害者中的一位。9月11日,《法制日报》记者从河南省平顶山市公安局东工人镇分局获悉,诈骗唐某的团伙成员悉数被抓获归案,其中41名犯罪嫌疑人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据东工人镇分局政委李海强介绍,这些犯罪嫌疑人的平均年龄仅20岁,有些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和中学生。
“犯罪嫌疑人的手法并不高明,他们利用受害者贪利获益的心理,一步步骗其钱财。”李海强举例说,唐某被“客服”拉入微信群后,发现里面的高某很活跃,自称炒股高手,每天在微信群里分享炒股经验,并在群里发了一个直播间网站链接,并称在这个直播间里能更快分享经验,学习分析股票。唐某进入直播间后,发现高某分析的股票涨跌信息都很准,对其炒股能力深信不疑,便通过链接在直播间里申请了实名账号,并在“客服”引导下,先转入5万元,随后又转入2万元。
“这个电信诈骗团伙隐秘性强,以注册公司作掩护。”案件侦办大队负责人张海卿介绍称。2018年,温某在深圳市成立某公司,以从事教育培训、出口贸易、红酒批发业务为幌子,实际从事经营电话客服类的相关业务,根据老板需求,通过呼叫系统大量拨打他人电话,然后冒充各大证券公司的客服人员,骗取他人信任后,添加他人微信,然后按照“老板”提供的微信群二维码,将他人拉进群内。至此,温某公司的员工算是完成工作任务,然后退出微信群。再通过呼叫系统,重复以上工作。
温某的公司分为四级,温某为第一级,第二级为部门经理,第三级为部门组长,第四级为业务员,也叫客服,客服人员有40多个人。员工每拨通一个电话并把客户拉到微信群,老板会支付给温某150元到160元的费用。部门经理的底薪为4000元,按所负责的团队业绩提成,团队成员每拨通一个电话并把客户拉到微信群,经理提成4元;组长的底薪为3500元,也是按所负责的团队业绩提成,团队成员每拨通一个电话并把客户拉到微信群,组长提成1元;员工底薪为3200元,每拨通一个电话并把客户拉到微信群,提成是3元至20元。
据温某供述,这些员工是通过网上招聘的年轻人,并不了解股票投资,只是冒充其他股票投资平台客服人员身份,按照老板提供的话术拨打他人电话,获取他人信任。
“我应聘时,公司称业务是教育培训、出口贸易、红酒批发,但从未开展过这些业务。公司与各大证券运营机构也没有业务联系,业务员将他人拉进的微信群并不是证券公司组织的。”部门经理刘某供述说,公司对业务员主要培训怎么打电话,怎么和对方交流,还发给他们“话术表”和音像资料,目的是教其怎么让对方相信是各大券商的工作人员。
“年轻人好管理,接受新事物快,一教就会。”温某等“公司高管”说。
16岁的女孩子李某,初中毕业后到深圳打工,通过招聘网站应聘到公司。经过“培训”上岗后,每天在电脑上登录打电话软件,自动拨通电话,接通后就与对方交流。
“我会提示客户进群关注一下所提供的股票信息,通过添加微信,把股票走势图发给他。实际上这是诱饵,让其相信我们,诱其入群炒股。这样,我就可以拿到提成。”李某供述说。
办案民警提醒道,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在应聘时,要对应聘单位有所了解,不能贪图所谓的“高收入”而陷入犯罪陷阱。炒股要到证券公司的官方网站,不要相信不法网站的“高手”,更不能因蝇头小利上当受骗。
我就是我、祝:所有愿意分享及阅读我文章的您在菠菜事业中风调雨顺,财源广进!
我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