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原行长杨凯生发展金融科技不能盲目自满需反思P2P“一地鸡毛”
12月8日,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在由财经杂志主办的主题为“全球格局变化下的应对与抉择”的2019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表示,当前金融科技的进步已经和正在促使传统的金融业银行业不断转型升级,但中国对走过的金融科技上半场“不能自满”。
杨凯生称,不能自满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放眼全球来说不能自满。一方面,仅限于中国手机支付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有一点片面会有失偏颇,他表示,“实际上世界上不少的大型机构、大型银行这个方面步伐也不慢”,大体有三种表现形式。
一种形式是立足于自身自主开发系统推广应用的,这个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应该说法国巴黎银行,这个方面做的比较领先的,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正在抓紧的实施。
第二种科技金融公司合作,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比如说花旗银行,花旗银行这些年来一直推进他们跟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主要表现在支付业务方面。
第三种,银行直接投资于一些,银行直接孵化器的作用,他直接投资于一些属于初创期的一些科技型的公司,准备着眼长远做一些技术积累,甚至将来有一些壁垒为自己的自身业务发展,摩根投资了不少初创期的科技公司正在合作。
杨凯指出,现在也有统计数据,世界上比较领先或者一流大型银行他们的税前利润17%到20%现在在用于科技金融的开发,因此这方面来说我们没有理由太盲目的自满。
第二个不能自满的意思是说,现在一些西方银行国家有一些经济体确实好像跟我们有一些差距,特别是第三方支付方面。“怎样客观的看这个差距,一个可能市场需求并不完全一样,再一个他们的监管部门乃至他们的整个社会对于金融业对于银行业的金融的负外部性或者经营情况外溢性考虑更多一点。这个对于所谓的金融创新所可能支付的试错成本顾虑比我们多更多一些,不说好坏,这个比较客观的看待差距的原因。”
杨凯生指出,我们自己必须认真的总结汲取前几年所谓科技金融发展过程当中发生的一些问题,这种反思汲取教训恐怕监管部门需要做,从业机构需要做,从业人员需要做,乃至媒体也需要做一些反思。在五六年前所谓的互联网金融第一波风起云涌的时候,P2P大潮卷来的时候,大家可以冷静想一想当时大家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如果当时有一些监管办法可以提出来,尽管不成熟比较粗糙也许会比后来好一些。
“大家说P2P都是一地鸡毛,面对一地鸡毛似乎人人都是一脸无辜,如果这样的话恐怕不利于我们科技金融的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我们恐怕还是要进一步克服自满情绪,善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进一步纠正急功近利的想法,进一步消除浮躁的心态,我想以后的路子走的更好一点。”。杨凯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