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央行陈建华从立法层面出台“大数据法”
“大数据”与“金融科技”是近年来金融领域的关键词。
目前,全国两会即将拉开帷幕,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行长陈建华带来了一份关于“大数据”的建议。
陈建华表示,就金融业而言,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渗透金融业,不断推动新兴金融业态崛起及传统金融业转型升级。当前金融大数据搜集、整理与应用能力已成为主权大国之间开展金融竞争的主要依托力量,金融大数据治理也已成为全球金融治理的重要内容并成为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机制变革和演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因此,从保障雄安新区定位、实现现代金融监管、实现现代金融监管等角度来看,陈建华建议构建雄安新区金融大数据中心。
“构建雄安新区金融大数据中心,可以打破目前各部门、各金融机构、各金融市场分割的’信息孤岛’,逐步消除监管盲区。同时借助雄安新区金融大数据中心,金融监管部门可以解决由于数据信息滞后性、片面性带来的问题,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监管渠道电子化,监管数据全面化,数据共享常态化,及时对各类风险进行识别和预警,从而大幅提高金融监管的精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陈建华表示。
在构建“金融大数据中心”的具体措施方面,陈建华建议,第一要明确金融大数据中心功能定位,综合运用先进大数据理念与技术,搭建架构合理、面向应用、灵活高效,覆盖所有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活动的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的互融互通和关联穿透,支持数据的充分共享和深度使用,从而提升雄安新区现代金融体系效能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第二,构建金融大数据中心发展机制。具体来看,一要创新金融大数据治理体系。统一数据标准,提高数据的标准化与可交换性。加强源数据管理,避免数据缺失和重复采集。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保护数据主体隐私权。二要建立金融大数据协同机制。突破数据源界限,建立跨部门、跨层级、跨业务的数据协调机制。支持金融大数据资产交易,建立统一的大数据交易平台和数据资产定价规则,以市场化效益调动各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促进数据的开放共享。三要培育金融大数据产业集群。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加快发展大数据存储备份、认证评估等配套公共服务。积极承接金融机构总部、数据中心等进驻雄安新区,发挥集聚效应,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金融大数据产业集群,增强金融大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第三,推进金融大数据中心技术应用,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国家金融数据模型,实现金融数据互融互通。加强区块链基础技术、量子保密通信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研究。科学应用数据库和数据仓库搭建技术,建立架构合理,能支撑不同数据接入方式,跨机构、跨平台、跨系统的金融大数据平台。强化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算法及可视化技术应用,提升数据使用价值。
第四,出台大数据相关法律政策,从立法层面出台“大数据法”,对不同类型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分析、使用、共享等各个环节制定专业清晰的法律法规,维护全链条数据权益,确保大数据安全可靠,保证大数据应用生态良好,发挥大数据最大作用和价值,体现国家治理的法治精神。大力实施人才优先战略,建立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留住、培养懂科技、懂数据、懂金融的复合型人才,为雄安新区金融大数据中心建设和发展做好人才储备。